北马:马拉松的大阅兵
——我的2017 北马跑记
奔跑歌兑
2017年的北京马拉松,我美美地自嗨咧一把,真真是证明了马拉松让生命更美好。在运动荷尔蒙的刺激下,我连夜写感想、网站找照片、发朋友圈,恨不能拉着每一个朋友的手,一块儿来做、运、动。
很显然,动腿后的动笔,把 “一个人的马拉松”挖掘了、提升了。透过我的经历所阐释的,是全体跑友热爱体育锻炼的生活状态、和挑战人生与改观现实的积极态度。举办跑记征文的深刻用意实在是功德无量。
在2018北马“参战资格”争夺赛的竞争中,我想代表参赛老兵说三句话:
第一,健身(特别是高强度运动)之风已然在中国迅猛兴起,强军征程上的战友们理所当然的要投身到这一强健体魄的最强潮流当中来。
——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是一名军人尽忠、尽孝、尽职的第一责任。
第二,我不是为马拉松打广告,让人人都去搞极限运动,现在报个名已经很难了;而是衷心希望大家(尤其是“知天命”之人)找到一种开心的、有效能的、简便且易于坚持的、属于你自己的锻炼方式。
——规划好自己的下半生,运动习惯是你的首位要务。
第三,我不是刚一开始跑、还在热乎劲儿的时候就哗众取宠,忽悠大家跑跑跑。前不久医院专家总结了我2009年至今整整十年的体检报告——这正好是我从2010年开始长跑及马拉松的对比,认为各项指标有客观、切实的向好(包括肝功、血脂、尿酸、心血管、椎间盘、等等),体质指数BMI(用体重数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的数字)22左右,膝关节比十年前更强健,我才大声呼吁中年之后“适当”运动的极端重要性的。在这里,关键是“适当”二字:运动量太大不行,太小更不行,其衡量结果要看得见、摸得着、称得到(你懂的),而不能自欺欺人、借口多多地以小剂量、空耗时间的方式敷衍、搪塞自己。在运动方面,你的潜能超乎你想象。
——对自己严一点、狠一点,如果连锻炼上都做不到,还能体现在工作、学习或纪律上嚒?
2017年9月17日,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个普通的星期天,而对“跑马界”来说,却好比是个像朝圣一样的光辉日子。
这是2017“北马”举办日,是天安门广场从全国几百万马拉松跑友(姑且算这么多吧)当中遴选出3万人来马拉松大阅兵的时刻。
图1北马日出:踏着晨曦,奔赴起点: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马拉松还会有多火?
回首记忆中最遥远的马拉松往事,在1981年。还是中学生的我从黑白电视上头一次看到北京马拉松直播。
转眼37年过去了。
那时,以及过去的很多年,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北马与我有什么关系?可现在,几乎突然而然地,它却与我的生活紧紧连在一起了。
因为我是马拉松选手,我来我的阅兵式啦。
图2 三万健将,北马出发,迎接检阅
现如今,全国马拉松参加者有多少呢?
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
○ 2013年,全国仅39场马拉松,75万人参与。
○ 2016年,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赛事达328场,参赛人数280万人。
○ 2017年,中国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高达1102场,参赛人数飙升到498万人次,比2016年的280万一口气增长了77.9%。据中国田协对AB类认证256场赛事的统计,全马完赛(跑完42公里)达26.89万人次。
这实在是超牛掰、够傲骄了。
不过,根据马拉松-社会发达程度正相关理论,我们的马拉松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2017年美国仅全马赛事就高达1100场,50.76万人次完赛,5年来美国路跑赛事共30400多场,有1695万人次参加。
而国家体育总局的小目标是,到2020年,马拉松赛事超1900场,参赛人次超1000万,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2017年将达到500余场。显然是方兴未艾,远远没到探底的时候。
金秋金路金北马
我今年计划中跑6、7个“全马”:已“落实”的有深圳大鹏、重庆、六盘水、哈尔滨、广安,待命运眷顾的有北京、广州。
在这激增的所有马拉松赛事中,“北马”的神圣性是永远屹立不倒的。从毛主席像和国旗之间跑过,其荣耀还有哪里可以比拟?
能走进“北马”跑道,跑者要经历:
☆70%淘汰率的“摇号”
☆北马博览会令人眼花缭乱的领物
☆从全国各地奔赴京城的赶考般的最长距离入场
☆检录到起跑一路上的摩擦,甩汗、吐痰、擤鼻涕、横穿的摩擦摩擦
☆北京金秋30℃以上艳阳高照的炙烤
☆这才有幸在水一方(水立方)、倦鸟归巢(鸟巢)——抵达终点。
图3 我爱北京天安门
那个早晨来到 7:25分,全体跑友高唱《国歌》,将赛前的满腔热血激荡推向了沸腾的顶点。一声令下,这股五彩缤纷的马拉松洪流向着天安门的方向滚滚向前。3小时48分钟之后,我顺利抵达国家体育场终点。成绩虽然不是我自己的最好,但这是我感到最为轻松有力的一次跑马旅程。
对“北马”的内心感受,更重要的是随着马拉松“高级”阅历的增长,马拉松精神境界增长了吗?
图4 人生无非自超越
马热中的“冷”思考
回顾自2011年开始的前五年的“半马”征程,现在看来那都是跑功的成熟过程、“全马”的必要积累。
自2016年头一个重庆全马开始,心境真真的是每次都不相同,应了那句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概括了一下,可以分成三个意思。
一是不必“狂喜”。
图5 忘掉距离,享受过程
跑马拉松有一种生理机制上的兴奋与激动(比如有研究说是内啡肽的刺激作用),特别是首个“半马”、“全马”之后,你一下子觉得平凡的自己伟大起来。“初马”欣喜可以,但变态的、精神过度的欢喜就大可不必了。
千万不要觉得“我本跑马style”,感觉自己那么能干那么棒,有什么迥异于常人之处。若是自己这样一想,无论对工作也好,对生活也好,对人生也好,就会产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臆想。
马拉松,关键是“松”,从身体到心态,才能更好地让马拉松精神所体现出的坚忍、有计划、持之以恒、善待自我……成为自己之于社会的正能量。否则,你马拉松度过生理
“撞墙期”,却很可能在社会上度不过心态 “撞墙期”,在生活的跋涉、疲惫与困境中挣扎着呢。
全国“马拉松热”需要新的冷思考。清醒认识到谁是主人:是你在跑“马”,而不是“马”在跑你。
二是少充“马爷”。
图6 艰图6 艰难的第40公里处:自己报的马,含泪也跑完
去年在“北马”路边偶见这样一幅标语:“自己报的马,累哭也跑完。”——这话扎心。
我们在头几个马拉松时,最喜欢比较来、比较去,貌似老司机那样批评这个赛道差、那个供给差;不是天气不好、就是坡度太高。试想:月有阴晴圆缺、天有不测风云。“天时”“地利”是组织方所能调控的吗?马拉松翻译成内心语义,就是找苦吃。你决定了一个赛事,其本质就是:你选择了这场马拉松整个过程中,人的偶然与天的必然的好的与坏的一切。
丢掉来当“马拉松大爷”的心态吧。做个谦谦君子,会让我们在过普通的平凡的日子时,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愤怒,以更和善的心境达成更好的自己。
跑者是来挑战的,不是来挑刺的。所以,不要在跑马中附加自己的“爷”情绪。
三是别贴“标签”。
图7
图7 向终点前进、前进、前进进!
“马”跑多了,成绩提升了,名气形成了,在一个团队或集体中往往会“闪亮”起来,大家会议论说他就是“跑马”的那个,介绍你时会隆重宣扬“跑马”特长,当然,刚一听见时会沾沾自喜,会觉得很受用。然而,日久天长以后,这未必是什么好事。同事们是善意、美意的。但是对于自己,却好像温水煮青蛙,到头来真把自己搁在田径运动员的序列中,去和体育科班、长跑健将较上劲了。
特别是全程马拉松,有其技术上的专业性,要做很多专业或半专业训练和储备,这种专业倾向的后果是把注意力局限在生活当中这一个点之上,所想、所念都汇聚于此,拉远了与世界上其他的人与事的联系,甚至会限制自身享受生活各个方面的潜能。
我们常把参加马拉松比作人生的一次修为,这种改变,只不过是自我完善庞大工程的一小部分,千万不要标笺化、局限化、到此为止了。
从终极目的看,马拉松的使命是通过运动去锻造一个好身体,通过坚持去赢得一番好心态,通过爱好去交到一些好朋友,它并不能重写自我的生命意义,也扭转不了个人的命运。它不是宿命与归路。
图8 2017年完赛348,归巢乐开花
我们建构的人生规划,是充满情感的马拉松游历,而非仅仅是力学的、苦修的、枯燥的长距离奔跑行为。
你的世界的深远与宽阔,往往远超自己的想象。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马拉松这个活动中可以,那么在更多方面照这样努力,也行。
图9 致敬,2017北京马拉松
2017北马诗曰:
地阔天高总关情,
健儿三万跑北京;
人生无非自超越,
长路何曾辜负卿?
(感谢 “马路”摄影师,他们的照片让“跑马”更精彩。借用部分网络照片,向作者致谢。本文部分取自爱燃烧2017北马征文。)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长路何曾辜负卿?” 继续加油,追逐梦想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