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诗马拉松
2019年4月14日。七点半,长江畔,武汉关。
烟云缭绕,江风阵起,人声鼎沸。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
2万4千名武汉马拉松跑者冲着马拉松赛道高唱《国歌》,意气风发。
然后,大家开始沿着中山大道向前奔跑——2019年著名的武汉马拉松拉开了大幕。
今天的每一名跑者,都是经过15万人报名的16%比例淘汰筛选才能站到这里的,这也创造了中国马拉松历史上报名难度的新高。
我能参赛可以说主要是靠人品,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参赛机会,我提前在起点附近订了住处,就在粤汉码头旁边,这个老码头在清末曾经是外国兵舰及商轮耀武扬威的地方。而从这里走到三阳路的马拉松起点,还要途经蔡锷路、黄兴路、中山大道等,看街名仿佛在浏览战火纷飞的辛亥革命的英雄谱。经过京汉火车站旧址,这里曾经上演过波澜壮阔的“二七大罢工”,时至今日仿佛还在萦绕着号令总罢工的汽笛声。然后,我们要从大智路绕到解放大道——历经曲折、赢得解放——到达全程马拉松检录点,这赛前“环绕”游街热身就已经尽显曲折,那一干地名更是无不蕴含着深刻历史寓意。
不是吗?光是走到马拉松起点,就相当于跑了一趟近代史。
我相信组委会把起点放在这里是有他的良苦用心的。对于我们普通的马拉松跑者而言,则昭示着:入道马拉松,即便是进入起点,也是多么坎坷而峥嵘的呢。
二、怀旧马拉松
出发,甩开双腿飞驰在中山大道上。
中山大道,号称汉口的商业动脉、城市脊梁;对我而言,更是记忆犹新的美食打卡地。
此时,还不到早晨八点。头一天吃“四季美汤包”时落座的吉庆街二层楼小阳台在绿色植物映衬下,显得那么静谧。
这段老街,跑起来要格外小心,一是初征之时人潮拥挤,二是道路较窄,三是有些石板路面,所以,几乎每一步都用心在穿越这个古老城市的心窍腹地,似乎还能听到街底发出的沉闷而熟悉的回响。
记得我最早到汉口,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70年代,挤过只有车窗没有玻璃的公交车,还在这里的百货商店被抢过“的确良”军帽,童年远去的记忆此时都变成温暖的“马”路佐料了。
迈过1956年建造的江汉桥,转眼就到了标志性的万里长江首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上小学和中学时从北京坐火车到武汉,每次经过它,列车一定会长鸣汽笛、放慢车速、关闭厕所,广播中提醒关闭车窗、谨防破坏,武汉长江大桥就要到了。然后就是伴着铿锵有力的铁轨回声,一车人趴到窗边细细地看着那永远看不够的钢梁与长江。
图为46年前(1973年)和母亲在武汉长江大桥下的合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跑过长长的引桥,我健步如飞地用双足丈量了武汉长江大桥。当年觉得极其高大长远的大桥,在我这个跑马者的眼中变得温柔而平坦了,只有江流浩荡,还是儿时的模样。
龟蛇锁大江,天堑变通途。从黄鹤楼畔一路下坡,我们又绕到了长江大桥脚下。仰观大桥,后续的跑者有如过江之鲫在天街遨游,此时恰好有一列绿皮火车通过,一时间仿佛梦回幼年时的岁月……
将近半个世纪就这么列车过桥、白驹过隙般地过去了!人生的马拉松只有一次,唯可前行,无从回返,我的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三、画卷马拉松
武汉马拉松将大把大把的时光交给了东湖。
虽说至此已经全力奔跑了20多公里,达到马拉松比较艰难的身心状态,但是天公作美,天道酬勤,一阵春雨不期而至,洗刷了四处飘飞、呛鼻子呛眼的烟花飞絮。
也有风雨也有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派江南四月天。
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好的马拉松,不管组织者费了多大的心思,关键还是要看老天是否肯打赏放送它的特殊的福利。
东湖雨跑图。感谢摄影师,图中可以清晰看到纷飞的雨点,鞭策我奋力跑在春雨沐浴的赛道上
赛前头一天,我专门来游东湖,登临楚天台极目远天、遍赏湖景,那时还不知道脚下蜿蜒的湖堤绿道就是今天的跑马大道。
浩渺东湖之于马拉松,不仅体现了武汉得天独厚的特色,这一遭湖光潋滟雨中行,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入仙境的画中游。一时间,仿佛匆匆跑过都是一种残忍;流连勾留方可不负如此撩人春光。
周华健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我跑马拉松多年,感谢武汉马拉松的赛道,让我头一次不是因为疲惫或者无聊而想停下脚步——这是不是可以成为对成绩平平的一个顺手拈来的借口呢?
"欲把东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东湖绿道的美丽"马″路,诚如路边标语牌所示——有你更精彩
四、尚武马拉松
湖面宽阔带动风生水起。迎面劲风一阵紧似一阵,挟雨水扑面而来,风吹得胸前的号码布猎猎作响。我顶风冒雨向前冲。
当我听到风从我耳旁呼啸着掠过
那一刻我的心狂喜着猛烈地跳动
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
我会怀念所有的这些曲折
——朴树《空帆船》
这次来武汉看见满城修葺,到处是迎接“军运会”的标语。跑到东湖赛道,更是看到修整一新的“军运会”水上项目比赛基地。显然,本届马拉松和“军运”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来么,马拉松就是战争的产物、战神的长子。
武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的大小战事无数,更造就了彪悍的风土人情。马拉松横跨两江三镇,途经历史上的一个个雄关要道,而今跑来令人平添了许多豪气、霸气、雄浑气。
看今朝,无论是每年横渡长江的壮举,还是在全国享有奥运冠军最多的城市头衔,以及多次举办大型运动赛事的热情,武汉城无不洋溢着缘自于骨子里敢战崇武的精神气概。
可能是因为地理简称的习惯,人们把武汉马拉松称为“汉马”,不过我觉得,实质上武汉马拉松是不折不扣的“武”马——有着强烈尚武精神内核的马拉松赛事。一个“武”字点出了武汉马拉松激情澎湃、敢打必胜、佳绩迭出的“特别能战斗”之武魂。作为一名跑马拉松的老兵,在这样的赛事中栉风沐雨、奋勇前进,确实是玩儿得提劲、够嗨、投脾气。
在奔跑中比出一个“武(W)”字,以此向武汉马拉松表达我的“原创专属”的敬意
五、万众马拉松
出离东湖绿道,是最后5公里的“W”形赛道,当然,这是为了凑够42公里的需要,却无意中为跑者提供了一个以足迹致敬武汉马拉松的拼图游戏。
“我们万众一心”,是《国歌》所唱诵的愿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优越性。
东湖地段大学密集,东湖赛道更是保障者云集。我在这里看到了只有在重大节日中才有的沿路挥舞的密密麻麻的各大学旗帜;领略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严整的“黄雨衣”警察队伍;而且破天荒地见识了不是送水或送补给品的、仅仅是为了给选手点赞加油的、齐刷刷伫立风雨中的志愿者队列。
我不知道官方是否有每次武汉马拉松观众的人数统计,但是我忘不了一路上延绵不断的热情观众的呐喊狂潮,一个个舞台或广场上激情四射的表演展示,一支支乐队动人心魄的鼓声、编钟声、音乐声,以及无数的自发组织拉拉队、补给点、塑料喇叭、饭店厨师搬到路边奏响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特别是那些在风雨中认真展演助威的老大妈、孩子们……好一场“人民战争”,确实是在国内的马拉松重要赛事中不可多得,叹为观止。
整条赛道上都是恪尽职守的保障人员,冲过终点还享受了“夹道欢迎”,一位志愿者
还要主动陪我去领包,服务真是“零差评”
经常跑马拉松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比赛,除了一些看热闹的居民外,就是跑者之间的孤立的自我奋斗了,观者如看耍猴、笑问“你这么卖力跑给你多少钱咧”;跑者更是瞠目结舌、索然无味、只会越跑越疲惫。
作为一场体育的、健身的、人文的大型运动,难道不是只有当一个城市的普罗大众广泛的认同和发自内心的参与——跑者就像舞台上的演员,吸引汇聚更多的民众来观赏、互动、笑——才是马拉松的更高境界和恒久追求吗?
武汉马拉松告诉我们:马拉松,不孤独。何止是不孤独,它会给一方都市和无数民众带来一次节日、集体狂欢。
想到我自己跑得开心、同时给更多的人带来开心、并融为一座开心城市的一部分,才是跑者的动力源泉。否则,不过是自娱自赏、瞎跑穷开心罢了。
到达啦,本次武汉马拉松的终点!这地点选的也是挺有诗意的:欢乐谷——始于“三阳开泰”,归于欢乐之谷。历时3小时24分钟,我轻松通过拱门。
这不是我的最好成绩,但是,从开心、欢乐和感悟的角度衡量的话,却可以打高分,我对这一场史诗的、怀旧的、画中游的、硬核尚武的、自己high同时也给一座城市high的武汉马拉松之旅,非常满意——借用一个流行电视剧名:武汉马拉松真是《都挺好》的。
有道是:
江湖好汉好湖江,
威武盛会盛武威。
回应
回应
回应
请问可用电脑上传吗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