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书影音 | 我以奔跑……证自我(《烈火战车》下)

《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中的另一位主角亚伯拉罕似乎更接近现代人对体育运动,以及胜利的理解。他的执着不容于当时的时代。而对成绩追求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也是值得所有跑者毕生思考的问题。

烈火战车2

证自我
《烈火战车》的另一名主角哈罗德·亚伯拉罕(Harold Abrahams)是犹太人,他似乎在很多方面可以与埃里克·里德尔形成对比,至少在电影里是如此。

亚伯拉罕是剑桥大学凯斯学院的学生。有评论说《烈火战车》过于歪曲了亚伯拉罕的犹太人身份认同。或许是出于剧本故事设定的需要,他在电影里显得不很中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他说他的哥哥是医生,而他上的是全英国最好的大学,令人骄傲的事实之外,语气里却反而透露出一种不自信,于是这种不自信需要很多光环来遮掩。他有很强的求胜欲望。一次比赛中他输给了里德尔,面对实力超群、似乎不可战胜的里德尔,他甚至萌生了结束运动生涯之意。他说他为了获胜而奔跑,如果不能获胜,那他就不跑。

同亚伯拉罕相比,里德尔在“上帝的子民”这一坚实的身份认同之下似乎安之若素。他同样有强烈的获胜欲望,但这股欲望永远附着在荣耀上帝的使命之上,于是他可以毫不吝惜地放弃获胜希望,选择退出比赛。用眼下的时髦话来说,里德尔完全可以说是正能量的化身。而亚伯拉罕却似乎因为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挥发着一定的负能量。他似乎需要用获胜来证明什么,而失败对他而言是种“损坏”,“如果不能获胜,那就不跑”,或许也可以说成“为了不遭遇失败,于是不跑”。

但正是由于这股“负能量”,使得亚伯拉罕的获胜之路相比于里德尔更显得戏剧化。在电影里里德尔并未遭遇过失败,他一直都是胜利者,甚至在威尔士亲王要求他“以国家为重出赛”的请求前,他依然能予以拒绝而将上帝置于国家至上,由此保持着“胜利者”的姿态。亚伯拉罕付出了更大努力,至少是心理上的。他在里德尔面前败北后雇佣了萨姆·穆萨比尼作为教练,萨姆指出他失败的原因是步幅太大。而凯斯学院的教师似乎对亚伯拉罕聘请专业教练并不赞成,亚伯拉罕毫不留情地指出他们希望赢,但又要赢得轻松,似乎付出过多努力追求一个目标是不光彩的。

1924年的巴黎奥运赛场上,亚伯拉罕并没能一开始就出师告捷,他的100米和200米预赛进行得似乎都不顺利。但在100米决赛中,他最终战胜了1920年的100米奥运冠军美国人查理·帕多克,以10.6秒的成绩夺冠,并在200米决赛中收获第六名。但即使是在夺冠之后,他似乎也没能像里德尔那样轻松自在地面对胜利,林赛爵士说“有时候胜利的果实是很难吞咽的”。

电影之外的现实生活中,亚伯拉罕同时也是一名跳远运动员,并在1925年因为跳远受伤而结束了体育生涯,之后成为一名律师。在1924年奥运会的100米赛场上获得第三的是后来的新西兰总督阿瑟·坡李特,由于当时的比赛时间是在7月7日晚上七点,之后每年这个时间,亚伯拉罕都会与坡李特重聚,一直持续到1978年亚伯拉罕逝世。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