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双Structure 20在Nike的跑鞋矩阵中被划入了Run Fast系列,同时与矩阵中的Pegasus 33、Elite 8这类跑鞋不同,Structure 20还多了支撑型这一重身份。这样的设定似乎与Run Fast有点互不兼容,但是Structure 20的目标不只是跑的更快。
过去在Run Fast矩阵中,Pegasus和Elite系列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相比而言主打支撑的Structure要低调许多,然而即使是低调的Structure如今也走到了第20代,对前几代的升级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系列的Nike跑鞋在设计上相互影响。
基本信息
定位:稳定型跑鞋
重量:302克(US 9)
中底高度:30mm(后掌),21mm(前掌)
中底高差:9mm
适合人群:正常/偏重体重
适合脚内旋程度:正常/轻微/严重
适合距离:5-30km
价格:999元
鞋面
在Run Fast矩阵中似乎很少看到Flyknit编织鞋面的影子,使用更多的是Flymesh材料,这双Structure 20鞋面也是如此。鞋面以Flymesh透气材料为主,前掌由双层构成,外层偏硬,内容柔软。
前掌鞋面的支撑由外层材料本身自己构成,所以支撑效果并不如加入热贴合材料的跑鞋好。虽然支撑效果并不出色,但是Structure 20前掌鞋面上脚后的延展性还是不错的,脚趾在鞋仓内的活动比较自如。
中足位置Nike这次为Structure 20使用了Dynamic Fit动态贴合技术,将4列16根的Flywire动态飞线集中于中足的最后两列,除此之外,鞋带孔的设计也有所改变,竖列结构的鞋带孔设计加深各个鞋带之间的联系。
之后只需要拉紧鞋带就可以牢牢地锁定脚踝和鞋口。Structure 20的鞋舌采用了半封闭式的设计,鞋面的2/3与鞋面内层缝合,保证鞋面的包裹感。
Structure 20的后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和Pegasus 33的后跟设计基本相同。倒是鞋口里面使用的内靴面料吸水、透气性能比较不错。
中底
Structure 20的中底主要由Phylon和Cushlon两种泡沫组成,这基本上也是Nike在跑鞋上最为常用的设计。除了用来塑性的两种泡沫材料之外,Structure 20在前掌位置置入了Air Zoom气垫,增加前掌的缓冲。
这次Structure 20只在前掌使用了气垫,后掌则是完全依靠缓冲泡沫。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Air Zoom气垫的支撑效果不好,在尺寸见方的后掌内置入气垫会影响到路跑时落地的支撑表现,而较为宽大的前掌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为了提供更好的支撑性能,Structure 20在中底内侧使用了全新的Dynamic Support动态支撑技术,加宽加厚的中底能够为落地后的脚踝以及脚跟提供较为有力的支撑,而不用担心崴脚之类的情况。
除了采用动态支撑技术之外,Structure 20的前掌和足弓位置较之前鞋楦的宽度都有所增加,让落地的接触面积最大化。而且后跟处的中底使用了结构化的设计,可以有效的缓解落地震动以及内翻。
至于鞋垫,Structure 20使用的是OrthoLite鞋垫,厚度较为出色,在提升回弹缓震性能上也能起不少作用。
外底
乍一看Structure 20与Pegasus 33的外底设计几乎一致,在主要的区域都使用了全新的蜂巢式的华夫块设计,在抓地力和防滑性能上表现出色。
Structure 20的外底用的是BRS 1000的耐磨橡胶,耐磨性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外底上从后跟处延伸到前掌的引导凹槽也是Nike这几年常用的设计,只要是用来加强落地式前后掌的过渡。
总结
Structure 20的更新目的十分简单,除了让你穿上这双跑鞋之后能够跑的更快之外,跑的更稳也是它的一大目标。
相比前几代的变化,Structure系列不再是专注于某一部分的支撑设计,如今的Structure 20更倾向于整体的变化,Dynamic Support和Dynamic Fit两项技术的应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