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
何为“老牌”? 熟悉户外和越野的朋友都知道,Montrail是美国老牌户外和越野品牌了,当年来自Montrail 越野队的小鲜肉Dakota Jones 20岁就在HardRock 100M勇夺亚军,一战成名!
何为“新贵”?随着去年Columbia赞助UTMB,感觉沉寂了一段时间的Montrail又更多的出现越野圈中,特别是Columbia中国队的雄起,更让我们对Columbia/Montrail有了新的期待……
当我拿到这双最新款的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 越野跑鞋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似乎熟悉,有又不同。第一眼,还是传统美国跑鞋的那种朴实可靠的即视感,但一旦穿上,那轻弹的感觉又与前辈们截然不同。所以,我给她取名为“老牌新贵”,希望她那传统高贵的血统能在新营养的滋润下大放光彩……
在测评开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个人情况,以便各位朋友类比参考:80奔四;170cm/63kg;脚长25.5cm/宽9.5cm/正常足弓。跑步5年,越野2.5年,月均跑量200km,跑的不多,鞋子不少。成绩和鞋子如下:
2018- | 1月27日 | Vibram Hong Kong 100 2018 | 15:21:58 | 209 / 1519 |
2017- | 11月17日 | Oxfam Trailwalker Hong Kong 2017 | 26:44:57 | 1193 / 4308 |
9月1日 | Utmb® 2017 - Ccc® | 22:01:51 | 860 / 1742 | |
3月10日 | Translantau 2017 - 100 Km | 21:56:31 | 140 / 508 | |
2016- | 12月10日 | The North Face 100 Hong Kong 2016 - 100K | 21:54:18 | 92 / 374 |
5月7日 | The North Face 100 Beijing Ultra Trail Challenge 2016 - 100 Km | 18:27:48 | 125 / 472 | |
3月12日 | Translantau 2016 - 50 Km | 07:39:34 | 43 / 543 | |
2015- | 11月20日 | Oxfam Trailwalker Hong Kong 2015 | 29:34:34 | 2210 / 4680 |
可见本人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普通越野跑爱好者,以下测评也基于此角度进行描述,分为鞋面、中底、大底和总评四部分,中间穿插跑步越野实测,力求尽量客观的给出自己的感受。
现在就让我们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静态到实地,去感受一下这位“老牌新贵”……
鞋面——前部
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的鞋面由双层立体网布组成,表面一层采用具有蜂窝型造型的大网眼设计,在保证鞋面结构的基础上保证最大限度的透气性;内里一层则密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厚度,防止越野跑过程中细微沙石的深入,同时也保证了与脚部接触的舒适性。网布上还具有热熔胶贴膜,进一步提供鞋面的支撑。
鞋头部位提供了一次成型的PTU鞋头保护,通过按压和实际跑步测试,可以感受到,鞋头的保护层还是相当硬的,可以有效的防止越野跑过程中因为踢到坚硬的石块而损伤脚趾。鞋头保护层较高,为脚趾部分提供了相当大的立体活动空间,考虑到在越野跑过程中前掌可能出现的大角度的折弯,保护层还设计有凹型弧度。
在实地跑步测试中,我发现鞋头保护层的内侧仅贴合了鞋面的网布材料,如果能再适当增加额外的柔性面料进一步提高脚尖与其接触时舒适度从而减缓脚尖受到外来冲击力的强度就更好了。
鞋面——中部
在鞋面的中部,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没有像很多跑鞋一样通过侧面的竖条形加强结构来加强鞋面的支撑和包裹性(例如Salomon的SENSIFIT技术),而是通过各种横向结构来实现,包括鞋面的菱形图案热熔胶贴膜,Columbia/Montrail商标图案贴膜,以及鞋带孔的条状PVC人造革。
例如,鞋面中段外侧那大大长长的Columbia/Montrail商标图案,明显材质具有一定硬度,对鞋面提供了一定的支撑。鞋面两侧的Columbia/Montrail商标图案还采用了反光材料,提高了夜跑的安全性。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简化了鞋面中段的结构,降低了重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脚背和鞋面的摩擦点,提高了舒适性。但是这样的横向设计所能提供的支撑强度和包裹性有限,且鞋面较容易塌陷影响美观。
从内侧观察透光性,也可以看出鞋子的透气性还是很不错的。
鞋舌/鞋带
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鞋舌采用了一体式的包裹型鞋舌,左右两边的部分是弹性材料,一直延伸至鞋舌顶部,在提高包裹性的同时减少异物的进入。鞋舌内部填充了软性材料,特别是顶部的黑色布料更加柔软且有一定弹性,进一步的提高了脚背的舒适。尽管鞋舌中部上没有提供鞋带穿插口来帮助固定,但是经过实测,鞋舌在跑步过程中位置稳定,没有出现偏移从而挤压脚背的情况。
鞋带采用的是传统的扁形弹性鞋带,在跑步过程中实测不易松散,不过作为越野跑鞋,鞋舌没有鞋带收纳仓,还是有小小遗憾。
鞋面——后部
鞋子后部的包裹性很重要。从表面看,外侧仅仅靠两侧的L型和中间的I型共三条人造革PVC材质条状结构来提供支撑,让人不仅有些担心。
但是一旦上脚跑起来,却发现还是十分跟脚的。原来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在内侧后跟的位置,也就是L型造型的里面,埋入了半圆弧形塑料硬质材料,包裹整个足跟部位。然后再辅以厚厚的海绵填充材质环绕在脚跟部位直至脚踝,所以和脚跟部位贴合的很好。就以我个人多双越野鞋的对比(HOKA,Salomon,ALTRA, TNF,…),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填充材料的厚度和深度绝对是相当大的,所以舒适性和包裹性很不错!
上图所示,环绕脚踝一周,一直到大拇指指尖所到的深度,都有厚厚的填充材料。
不过鞋的后部居然没有反光点,这点不得不说又是一个遗憾!
鞋垫
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的鞋垫也是用料实足。
鞋垫从中部开始一直到后跟包裹了一圈厚实的灰色软胶材质,足弓部位还特别进行了加厚。
这个结构向摇篮一样牢牢裹住足底,进一步提供了良好的足底支撑和舒适性。
鞋楦
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的鞋楦较宽,对亚洲人的脚型而言,非常友好。上脚后,脚趾部分较宽,鞋头的硬质保护层也较高,所以脚趾上下左右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当然不能和Altra类比,但是比起Hoka那一定是蜗居变别墅。
尺码方面,个人觉得鞋子的码数基本属于正常。比照我常穿的Asics和Saucony路跑鞋,同样鞋码,Columbia/Montrai的鞋长稍微长一点。,在加上较宽的鞋楦,我认为脚型正常的跑友基本可以按平时自己习惯的越野鞋的鞋码来购买。例如我脚长25.5cm且脚型较瘦,所以一般越野跑鞋选US 8.0码(即26cm,中国41码),Hoka则选US 8.5码(即26.5cm,中国41.5码)。这次这双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 US 8.0码(即26cm,中国41码)正合适,如果脚趾顶到最前面,脚后跟可以轻松插入一支手指。
鞋子是否合适,尺码很重要,所以我专门为了选码去Columbia广州的旗舰店试穿。但是我在店内听店员说Columbia没有半码的鞋码,例如US7.5码(中国码40.5码), US8.5码(中国码41.5码)是没有的。但是回家发现国内外各大电商网站上都有此类码数售卖,看来Columbia还需要好好培训一下商场导购了。
经过数次跑步实测,鞋子整体与足部贴合,没有什么搁脚的地方,无需磨合,做到了大牌跑鞋应有的品质。不过考虑到鞋面中部支撑性略有不足,需要系紧鞋带来增强包裹性,不知道在类似百公里的超长距离比赛后期,会不会造成脚背的不适。
中底
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的中底采用了FluidFoam和FluidGuide两种自家的黑科技的组合。FluidFoam主要提供缓冲,而FluidGuide则用于提高稳定性。根据官网介绍,两种材料在中底的组合运用,可以在降低中底重量的同时,有效的提供中底的缓冲和支撑。在中底之下,还有一层叫TrailShield的硬质层,防止坚硬的砾石搁脚和鞋底刺穿。
从外侧观察,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底内外侧均为同一材质,并没有通过在内侧增加格外材料来增加中底的支撑。不过中底再次采用了菱形结构造型,我觉得也进一步提高了整体中底结构的支撑性。
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中底,前掌部分厚18cm,足跟部分厚26cm,前后高差8cm,属于传统的越野跑鞋类型。经过数次10-30km的测试跑,感觉中底的缓冲性和支撑性较为均衡。
初初上脚走几步,感觉轻盈柔软;再跑上几步,回弹很明显,不是Hoka或者Asics那样的踩“翔”感,而是更加积极的弹性反应,令人十分惊喜。
由于没有穿过Columbia/Montrail的鞋子,保险起见,我的第一次试跑选择了公园路面,结果发现 Caldorado II的中底十分友善,无需一定距离的压鞋适应,轻轻松松跑了10km,没有任何不适,且由于前后高差大,平路上向前的推动力明显。
长距离测试选择了30km的广州经典火雷火路线,一般,越是轻软的中底,则回弹衰减的越快。而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在30km后中底的回弹依然能够保持,令人满意。熟悉火雷火路线的朋友都知道,这条路线既有土坡,也有布满突出石块的陡坡,还有长长的盘山路面,各种路况都有。
通过测试,感觉鞋子的缓冲性和支撑性都不错,比较均衡。虽然中底不算太厚,但是FluidFoam结合厚厚的鞋垫,提供了足够的缓冲,即使是长距离的水泥盘山路也没有觉得脚底板痛;而在较为复杂的乱石路面上,中底接合底下的TrailShield层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足够的支撑性,过滤了相当的凹凸起伏,提高了足部的稳定性。
由于近来阴雨不断,时间有限,所以对中底进行更长距离的测试,只能以后再找机会了。
大底
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的大底采用了全覆盖耳齿设计,耳齿较硬,厚4cm,不算太长。耳齿的设计因足底的不同部位而设计不同,很有特色:
最前端为细横条纹,结合鞋头形状上翻,便于向前推进;
最后端为反向细横条纹路,略有后翘,便于下坡刹车;
前掌外围一圈L型大齿,折角向前,增加爬坡时与地面突出物的咬合,便于向上推进;
后掌外围一圈L型大齿,折角向后,便于增加下坡时的摩擦力,防止滑倒;
最有特色的是前后掌中部大底的设计,前掌具有三条凹槽,便于前掌在奔跑中弯折;浅绿色部分不知道是否属于裸露出的TrailShield层。灰色部分为环形多方向的小方块耳齿设计,这个设计与大部分的越野鞋底纹完全不同。市面上大多数越野鞋的大底一般都采用前掌耳齿箭头向前,后掌耳齿箭头向后的设计,用于分别增加前后方向的摩擦力。根据官网介绍,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增加鞋底向各个方向的摩擦力,从而增加鞋底的灵活性。
从几次公园路跑及阴雨天气下的火雷火路线实测感受来看,这样的大底设计足以应付常见的各类人工路面和山野路面,且抓地力不错。且结合软弹的中底,在人工路面和野路间切换,没有任何不适。而中部多方向耳齿的设计,也方便我们在高速上下的过程中,脚底可以更加灵活的做出侧向动作。在大块圆石和碎石较多的路况下,也提供了更好的抓地力。
不过通过实测,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南方湿滑天气下黏性泥土较多的路段,这种多方向耳齿花纹中间容易积塞泥土,降低摩擦力。
总体评价
单只鞋重289g(US 9.0码/中国码42码);前掌18cm高,后跟26cm高,前后掌高差8cm;大底多方向耳齿4cm厚……
轻,软弹,宽鞋楦,中等厚度中底,传统的前后掌高差,防穿刺多方向耳齿的大底……
从上述数据和实测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出Columbia/Montrail Caldorado II的各项指标较为均衡,是一双适用面很广泛的越野跑鞋:
对于刚刚从路跑过渡到越野跑的爱好者,可以穿着她很轻松的在路跑和越野跑中无缝切换;不用担心鞋子变得笨重,不用担心高差变小的不适,不用担心鞋底耳齿的搁脚……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越野跑进阶者,既可以当平日中短距离的练习鞋,也可以在100km的超马比赛中使用,除非个别技术性非常强的路况都足以应付;舒适的足跟包裹和软弹的中底,会让你在疲惫的超马后半程给你的双脚足够的安慰…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