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日,气温19℃,人生第一场马拉松。
4个月的准备,41次出勤,350公里路程,无论风雨,无论何地,一步一步的坚持前进。
为了什么?
马拉松,自幼耳熟的词语,然而未必能详。国内完赛人数约10万人,不足0.1‰,余众何以能详?虽然喜欢跑步,但马拉松也曾是我不敢想的“Mission:Impossible”。2015年,看到朋友@窦丽Joy 参加2014太原国际马拉松的照片,震撼了我。
我也要,全马。 开始逐步增加单次跑量,5公里、7公里、10公里、半马、30公里。每周五跑完后在朋友圈刷本周跑量,朋友们问我“你是要参加马拉松的节奏吗,要不你报个半马试试”,“你报的啥”。答曰“没想好呢”,“半马”。如是数次,直到完赛,朋友们才知道我报了全马。
周二在阳泉出差,晚饭后我坚持回太原,23:30开始跑步。
周五去上海聚会,飞机晚点。入住酒店已是周六凌晨3点,6:00起床跑步。
生日当天夜跑,19公里处跑崩了还邂逅一场大雨。
… …
雨天、迷路、手机没电,各种状况都遭遇过。脚趾、脚踝、膝盖,也陆续出现过不适。慢慢的开始学习,锻炼股四头肌、使用髌骨带保护膝盖,升级跑鞋降低长距离的受伤风险。跑远路,一定会带些零钱,有些线路需提前带水。脚跟、前掌、全掌,摸索最适合自己的踏地方式。
始终,都需要认真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积极应对,谨慎保持突破但不冒进的训练状态。始终,都没有出现必须中止跑步的伤痛。
这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
马拉松比赛前期配速不能太快,需要控制;30公里撞墙,需要坚持;冲线,不能冲刺,需要控制。马拉松准备,跑量不能提高太快,需要控制;出勤,需要坚持;伤痛风险,需要控制。
坚持与控制,这是我的第一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