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年前就想跑北马,跟北京的朋友提起,她说「永久性肺损伤」。当时我还年轻,对于「永久」还很惶恐,被吓退了。结果那年我在重污染里跑了上马,北马空气好得吓人。去年,北马污染爆表,因为跟上马太近,我没报。不知道那天永久损伤了多少人的肺。今年北马把时间提前,据说9月空气好,时间又正好跟上马错开,加之意外中签(我运气差到基本跟任何抽的东西无缘),所以特别开心的来了。
一上火车,就看到「北京28天来首现空气重污染」的新闻,经过半小时的心理建设,我决定污染指数超过150就放弃。但等到了北京,天空已经神奇地变成一片蔚蓝,并且一直持续到比赛前。
关于比赛:
这次跑出了3小时17分的PB,比去年上马快了7分钟。就成绩来说没什么意外,因为训练比之前系统认真。意外的是,这次跑得异常轻松,是所有5个马拉松里最轻松的一个,甚至比任何一次周末25k以上的长跑训练都轻松,从头到尾始终保持同一呼吸频率、同一跑姿,同一步频。
原因除了训练水平的提升,还有两点不同:
首先我特别注意了补水。在比赛前三天,就开始不停地喝水(表扬一下北京厕所多,所以喝多少都很方便);比赛当天也是每个水站都补。因为经过这个夏天的训练,我已经完全了解了脱水对速度的影响。
其次,我带了心率表。因为赛前读了一阵子讲MAF(最大有氧能力)的Big Book,这次我几乎是看着心率跑完全程,严格把自己的心率控制在142-152的有氧区间,企图最大限度用脂肪供能。事实证明,它让我全程节奏平稳能量充足,前后半程时间几乎一样,这也是迄今唯一后程不掉速的马拉松:
0-6k
因为在前排起跑,所以起步没有任何阻挡。我打算用至少20分钟热身,来让身体更好地使用脂肪能源,像Big Book写得那样。所以把心率控制在142以下,配速在445左右。身体的感觉是既不累也绝对谈不上轻松,北京醇厚的霾让嗓子有痰的感觉。
7-14k
7k以后发现心率到了有氧区间,但在145左右的下限,身体感觉并不轻松,但毕竟是比赛,在有氧低心率下都贴着下限跑是说不过去的。而且也很好奇最高有氧心率究竟能维持多久,于是就加速把心率提到了150-152。身体很快适应了更高心率,脚步开始有甩开的感觉,配速上到了435左右。由于周围都是实力差不多的跑者,所以并不觉得自己快,甚至感觉有点慢,以至于10k跑出357的最快配速,把自己吓了一跳。
15-29k
非常平稳的一段,平均配速在438。15k时视线里出现315兔子,眼看追得越来越近,最近的时候可能只有不到50米,但不得不一再降速,因为心率一不小心就突破152。这么做其实并不沮丧,反而非常有趣,因为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在一公里内追上,但却刻意保留。像安迪安迪沃霍说的:「最刺激的事,就是不做那件事。」身体的感觉是一切尽在掌控,脂肪稳定地燃烧。
30-37k
仍旧维持150左右的心率,配速开始下降,到了450,33k甚至到了500的最慢配速。315兔子消失了,但无所谓,因为身体的感觉依然是游刃有余。跟平日LSD训练30K时的筋疲力尽天壤之别。
38-42k
既然在32甚至37k都没有出现所谓极限,连撞墙的预兆都没。最后5k决定放开跑一下,否则这个马拉松也太平淡了点。结果再次让我意外得一塌糊涂,配速迅速升到430,心率也不过160出头。身体的感觉是累,但在可控范围,能量还足够,坚持10k没有问题。
42-42.195k
最后的宽阔大直路跑得最刺激,配速413大步飞奔,身体姿态仍旧完好,一路笑着冲过的终点线。
关于提高:
其它:
给数据控: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072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