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有个名词——垃圾跑量。没有准确的定义,大体上是指一次跑步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或距离,导致对身体的刺激程度不够,无法达到提升运动能力的目的。从运动科学的角度看,垃圾跑量仅仅增加了身体的疲劳程度,对于成绩提升并无帮助,是跑者应该避免的。
那么,“垃圾跑量”真的存在吗?要怎么判断跑量是不是垃圾跑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你跑步的目的是什么,是出于健康考虑,还是对成绩有要求。
出于健康考虑
如果目标是通过跑步健身,那么每天只需要跑固定的时间或距离就好,即使每天重复,也是合情合理的。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基本建议:每次20分钟左右,一周下来积累75分钟的跑步就足够有益健康,跑得越多,健康收益越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跑得多一点,少一点、快一点、慢一点都是允许的,没有任何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垃圾跑量的问题。
对成绩有追求
若是对于成绩有要求,那么跑步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垃圾跑量”。很多资深跑友应该有这样的感觉,明明自己训练很辛苦,但成绩没什么提升,甚至有的跑友,训练量上去了,成绩却开始走下坡路。这就是在训练中,存在很多的无效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垃圾跑量”。
对于对成绩有着明确追求的跑友,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垃圾跑量”呢?以下两个方面供跑友参考:
从训练计划本身判断
我们都知道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事半功倍,不仅让我们跑的更快,也可以跑的更久。那同样的道理,不科学不合理的训练计划,也可以让相反的作用明显,甚至事半功倍。
很多跑友可能会觉得耸人听闻,那你想想伤痕累累的膝盖、小腿,或许你会改观一下。导致这些伤病的跑量,又何尝不是垃圾跑量呢?
跑友们可以通过检查自己的训练计划,来判断是否存在垃圾跑量。如是否安排了不合时宜的大负荷训练和重复训练,某些状态特别不好的时候,或者高强度的比赛过后,本该进行该休息,或低强度运动进行恢复、调整,但却在硬撑,进行大量或者大强度训练。
如果存在上述情况,那么肯定存在垃圾跑量。须知,由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训练表现和质量肯定大打折扣。而且,这些不合理的训练安排,会对身体造成了不必要的负荷,增加了受伤的风险,百害无一利。
从训练完成情况判断
如果训练计划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成绩没有提升,很大可能是训练的执行出现了问题。试想一下:
1、跑量为主的训练课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距离?如16k的距离课只跑了10k就放弃了
2、无氧和混氧的训练是否达到了强度?如间歇8组,跑了4组就放弃了,或者每组配速没有达到目标配速(因身体状态差、天气过热等因素导致的可例外)
当拥有一定训练基础和水平后,如果不变换训练方法、增加跑量、提高强度,身体就会处于一个“自我适应”的状态,这个状态被称作“无效训练”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进行的训练大多对成绩提升没啥帮助。
所以,无论是跑量的训练还是强度的训练,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负荷,对身体产生足够的刺激,这样才能提高运动能力。
如何避免垃圾跑量
问题出在哪里,就从哪里改变。如果是训练计划的问题,那么就调整计划;如果是执行的问题,那么就更好的落实每次训练。
关于如何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可戳这里:跑马拉松,真的只是个体力活儿吗?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跑友们在安排训练计划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注重效率,而不是盲目堆积跑量。
对大多数人来说,跑步的初心更多的是为了健康,只不过跑着跑着,对成绩便有了要求,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我们看到,有太多的跑友,小伤不停磨成大伤,大伤恢复个差不多就又开始训练,这时候,就不禁问一句,值吗?
不要我们跑了很久,却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